法学专业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必要的环节,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进行综合培养和锻炼的教学形式。根据法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结合电竞博彩实际,现就2021年暑期法学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教学目标
法学专业学生通过专业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了解我国法律实践发展的现实,学习职业法律人的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培养和锻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和参加对象
本课程为法学专业选修(必选)课程,共4个学分,参加对象为电竞博彩
2019级法学(含英语特色班)专业本科生。学生须按照规定进入教务管理系统,按照线下的组队情况,选择相应指导老师课程,请不要错选及漏选。
三、教学形式
根据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可以选择入驻法院、检察院、律所、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实践单位或自行组队通过社会调研、法律宣讲、社区法律服务等形式(线上或者线下)开展社会实践。
其他经学院或学校统筹组织的社会活动亦认定为本课程社会实践时长(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除外)。
四、实践时间及相关安排
法学专业社会实践时间为2021年7月26日至8月22日(暑假第3周至第6周)。注:学院将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险,请尽量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实践。如有特殊情况,实践时间可适当调整,但必须满足实践时长(4周)的要求且经过指导教师的同意。
(一)入驻实践单位
1.原则上暑期回家的同学自行联系当地法院、检察院、律所、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等,入驻实践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2.各班学委汇总实践单位联络情况以及实践单位名称及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信息(附件1),7月9日前报至教务办张巧巧老师处,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需要开具介绍信的,须在7月9日下班前到教务办开具。
(二)自行组队实践
1.以组队等形式参加走访实践单位、社会调研、法律宣讲等实践活动的,成员一般以8至15人为宜,可自行联系专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参与课程指导教学;
2.社会实践期间每周须进行1-2次实地走访、调研或相关活动,内容不限、与专业相关即可,主题可由团队自拟或指导老师拟定,但须经指导老师批准方可组织开展。
3.6月17日前,由各班学委汇总各班同学社会实践形式(入驻实践单位或自行组队)报至汤晓峰老师处。
4.6月18日前,由各班学委汇总自行组队情况以及组长、组员和指导老师(意向)信息(附件2)报至汤晓峰老师处。
4.6月28日前,各团队负责人(组长)填写社会实践组队申报表(附件3),由指导老师签字后,提交教务办。
五、专业实践的基本要求: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国家防疫工作要求,
严格遵守国家、学校和学生所在地关于疫情管控的相关规定,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
2.入驻实践单位的学生应当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纪律制度和防疫规定,不
得旷工(旷课)、迟到、早退;走访实践单位、开展社会调研的学生应当遵守各项文明规范,注意着装礼仪、保持宁波大学学生良好形象。
3.随疫情管控工作调整,社会实践期间学生应当服从学院和教务办的各项安排。有重要事情或出现健康可疑症状要立即向实践单位和指导老师请假、报备。
六、考核方式及上交材料
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评级打分,实践结束后,9月份开学第一周上交相关材料,具体如下:
(一)入驻实践单位的学生须上交材料:
1.短学期实习手册一份(各班学委直接到教务办领取后分发同学):手写完成实践日记、实践报告部分,实践报告包括实践情况介绍(要求不少于1000字)和实践收获两部分,其中实践收获部分应结合具体社会实践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总结实践心得,不少于1500字;实践单位指导老师填写实习单位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不盖公章,实践视为无效)。
2.反应本人工作内容和工作风貌的真实工作场景照片2-3张,电子版粘贴在A4纸上,打印版提交。
上交方式:开学第一周内交到课程任课老师信箱
(二)自行组队形式的学生须上交材料:
1.短学期实习手册一份。手写完成实践日记、实践报告、并由任课老师填写实习单位意见。具体要求同上;
2.调研报告(每开展一次走访或调研活动,即须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每份不少于1500字)。调研报告格式须根据调研报告模板(附件4)按照调研报告正文撰写要求(附件5);应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书写工整,以打印形式上交。相关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须附照片或视频资料、调研问卷、访谈提纲、数据分析的图表等佐证材料。
上交方式:由团队负责人收齐后直接交课程任课老师。
2021年6月16日
电竞博彩
法律系、教务办